现在,欧洲企业又要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
整个市场蛋糕变小了,对每一个在行业中的公司影响都不可小视。对于近期中国商务部对美国、韩国提出的双反,该人士称,此类强硬的态度是行业乐见的,我们希望听到更多代表自己的声音。
国内企业防暗枪各有其道所谓躺着也能中枪,不过,面对当前的行业寒冬,并非所有光伏企业都束手无策。近期,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公司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市值最高的英利和天合光能也不过都只有约4.3亿美元,尚德电力市值约3.2亿美元,昱辉阳光能源和阿特斯阳光电力的市值分别为1.22亿美元和1.62亿美元。莫忽视乱战中的并购机会不过,对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贸易战的升级无异于一场生死劫。记者昨日采访了业内几家公司,他们在无奈中对公司的前景仍具信心。但企业肯定会采取自己的措施,不会完全听命于他人。
专注于生产太阳能组件的超日太阳公司一名高层对记者表示:我们公司应该不在欧美反的范围内,我们与其他光伏企业情况略有不同。在大洗牌之际,市场或将涌现并购机遇。根据上述审查结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12年7月2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调查。
从该角度判断,多晶硅价格反弹也相当困难。在海外低价倾销的背景下,国内多晶硅行业也陷入大规模停产。自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业要求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上游光伏制造设备、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的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多晶硅已经跌成白菜价,市场上9成企业停产。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3.8万吨,进口多晶硅数量可能超过4万吨。在谈及上周五商务部作出的这一重大决定时,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了文件出台前后的一些秘闻。
国内光伏企业集体上书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组件展开双反调查,并在今年5月7日做出初裁决定,向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高达31%-250%的惩罚性关税,基本上断绝了中国光伏组件向美国出口的可能,中国光伏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SolarWorld继在美国成功发起对中国的光伏双反调查后,SolarWorld正在欧洲联合数家光伏企业拟提出类似诉讼。多晶硅价格难有明显反弹中国商务部公告,对美国进口多晶硅开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韩国进口多晶硅开始反倾销调查,调查预计为期一年。其中,自美国、韩国进口多晶硅占据6成。
整个5月自美国进口量在整个进口比例中约为44%,韩国所占比例为24%,比例较之去年全年更有提升。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00%,取自零售与长单价的平均值约40美元/公斤计算,涉及进口金额为25.9亿美元。中国对美发起多晶硅双反调查,美方在作出终裁时也应该会谨慎考虑。截止7月中旬,全球多晶硅报价在22美金/公斤上下4美金,也就是说至多征收约20%反倾销税,而反补贴税的幅度通常非常小,预计在5%以内。
商务部要求多晶硅企业准备更充分的申述材料。多位业内人士指,韩国厂商之所以低价出口多晶硅,有赖于国家的补贴支持和集团其它赢利业务支撑,以此在未来市场上获得绝对优势。
受美国、韩国等国多晶硅低价进口影响,自2011年9月以来,国内80%中国企业已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主打多晶硅和硅片业务的熊津能源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59亿韩元的亏损,野村控股则认为OCI的多晶硅业务亏损时间会延长到2013年全年。
商务部能够决心对来自美韩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很不容易,期间也克服了大量的阻力,甚至包括来自部分下游企业的阻挠。[page]对美、韩不同的立案调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进口量在8万吨左右。该高管称,国际七大厂中的挪威的REC、德国的瓦克是可以出口到中国的,由此可以满足国内下游企业的需求,5月份德国进口就环增69.4%即是例证。然而经过几个月时间准备,日前,多家多晶硅企业都向记者证实,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多晶硅厂商的联合行动,得到了商务部的回应。前述高管强调,保利协鑫、赛维LDK、瑞能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在25美元/公斤上下,已基本可以与国外巨头竞争,但现今韩企在市况较差的前提下,不仅低价倾销,且仍然按计划扩产,国内企业最担心国外企业的低价倾销是不正常的竞争。
我们认为商务部在最终裁定时也会综合考虑国内电池组件企业的利益,降低双反税率幅度。不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强调,提出反倾销是中国的无奈选择,贸易战不是什么好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于2012年7月2日正式收到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代表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提交的书面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从分月度数据看,除4月份之外,1至5月份进口多晶硅数量逐月增加,并在5月份创历史新高达到7896吨。
另一方面,中国从光伏上游着手开展反制其实可以保证行业长远发展的利益。现在多晶硅现货价格是25-26美元/公斤,我们反复跟下游企业讲,即使对美韩的多晶硅双反成立,这个价格也不会变动多少,只是供应方变化了。
绝地大反击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而一场大反击也开始自上而下悄然铺开。数位多晶硅企业人士持有此一致观点,如此会对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有利。如果考虑已经关停的企业,国内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下半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疲弱,组件价格难上涨,因此双反若带来多晶硅价格反弹将受到国内电池组件企业的强烈反对。
韩联社7月16日称,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当天表示,已接到中国商务部通报,称中国已经对韩国产多晶硅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上述多晶硅企业高管透露,国内光伏企业掌握的证据显示,一家韩国厂商与国内贸易公司关系非比寻常,该贸易公司以16美元/公斤的超低价格进口硅料,较正常价低30%左右;国内贸易公司将硅料交给到硅片商加工后,再以低价卖出,硅片增值税为17%,出口退税13%,只需交4%关税。
多晶硅厂商的救赎由于光伏市场的过剩,美国EvergreenSolar、SpectraWatt、Solyndra以及德国Solon、So-larMillennium、RalosNewEnergiesAG、Q-Cells等光伏企业相继倒闭,国际多晶硅巨头纷纷加大对华销售力度。根据我们的多晶硅成本曲线模型,2012年多晶硅均衡价格将从16美金/公斤反弹至20-22美金/公斤,基本等于目前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
欧盟若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恐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中、韩三方应该摒弃贸易战的做法,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共同努力,帮助光伏产业走出低谷。
中国累计从海外采购约400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其中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进口占到了45%。事实上,在国内多晶硅产业没有成熟前,国际多晶硅价格一度飙升至400美元/公斤以上,价格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海外垄断巨头手中。在中国提出多晶硅的双反立案后,自欧洲进口多晶硅或会显著增加,由此使得中企得以过欧洲双反关,后者占据中国光伏企业80%的出口市场。一位多晶硅中部企业高管告诉记者,此次发起调查的申诉,除了三家大厂外,10多家中小多晶硅企业也有参与。
如果一味妥协,则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的做法会被其他国家仿效。中美贸易摩擦成不断升温之势,仅3月13日到20日,美国针对中国就发起6起贸易救济调查。
此次调查由GCL、LDK、洛阳中硅、大全4家国内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以应对韩美进口多晶硅的低价冲击。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早在今年3月,保利协鑫就联合江西赛维L D K、大全新能源等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以及十多家中小多晶硅生产企业,共同向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
双反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遏制别国对我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类似制裁。针对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现状,重庆大全新能源投资者关系部经理何宁昨日告诉记者。